2009年9月17日星期四

[轉載]水權自由交易 智利小鎮乾涸凋敝

位於智利北部一個地球上最乾涸的城鎮,僅有的水源都通過管道吸出去了。 ©紐約時報
位於智利北部一個地球上最乾涸的城鎮,僅有的水源都通過管道吸出去了。 ©紐約時報

文/ALEXEI BARRIONUEVO 刊於紐約時報 2009年3月14日
譯/夏嘉玲 刊於聯合報(台灣) 2009年3月24日

過去40年間,被記錄為地球上最乾燥的智利小鎮基亞瓜,居民偶爾瞥見遠方山麓上有雨滴。雨滴不曾落到地面,在空中就如海市蜃樓般蒸發。

基亞瓜鎮的水是用卡車運進來的。居民說,礦業公司已污染了他們的河流和收購了水權。 ©紐約時報小鎮曾有條河,流入阿塔卡馬沙漠一處綠洲。但居民說,礦業公司已汙染並買走大部分水權,以致這條河每年好幾個月只是涓滴細流,沒什麼用。

基亞瓜是被智利日益激烈的水資源戰爭吞沒的諸多小鎮之一。專家說,智利買賣水權制度比任何地方開放。智利水權是私有財產,而非公共資源,在政府幾乎不管也不保護環境下,水權可像商品交易。

某些地區私有水權過度集中,西班牙電力業者Endesa公司買下南部一大片區域8成水權,輿論大嘩。在北部,農產品製造業者正和礦產業者競相抽取河水,接通越來越少的水源,導致基亞瓜等小鎮乾涸凋敝。

種過農作物並在流經基亞瓜的洛阿河捕蝦的79歲老人巴托洛梅‧維森泰洛說:「我們似乎諸事不順。」

當地目前人口是不到20年前的五分之一左右,很多人走了,他是留下來的約120人之一。

某些經濟學家盛讚1981年軍事獨裁期間建立的智利水權交易制,是分配水資源發揮最大經濟用途的自由市場效率模範。

但其他學者和環保人士主張,智利這項制度將無以為繼,因為促成投機買賣、危害環境,使小眾利益遭智利礦業等強大力量排擠。

「智利模式朝不管制的方向發展太過了,」亞利桑納大學的智利水市場專家卡爾‧鮑爾說:「沒有考慮到公共利益。」

水資源短缺之虞危及藉銅、水果和魚類等自然資源擴張的智利經濟,這些資源全要用到水。

智利公共工程部水資源部門主管羅德里哥‧懷斯納說:「我們正面臨能否任意以現有水量繼續發展的兩難。」他說:「在這個有全球最乾燥沙漠的國家,對如何因應生產資源,包括全球最大銅礦藏量的挑戰缺乏政治共識。」

金氏世界紀錄把基亞瓜列為地球上最乾旱的地方。1940年,當時人口還有800,而現在則只有120人生活。 ©紐約時報基亞瓜有37年被金氏世界紀錄列為「最乾燥的地方」,但過去曾因洛阿河繁盛過,1940年代前,人口曾達800人。智利大學地理學家勞歐‧莫利納說,1987年,軍政府把該鎮供水減少逾三分之二後,榮景開始衰退。但1997和2000年出現重大打擊,當年夏季重要關頭的幾個月發生兩起汙染事件,河水無法灌溉農作物或給牲口喝。

一位教授所做的初步研究結果是,1997年汙染可能來自智利國有銅業公司Codelco旗下一個銅礦。智利政府後來請來德國專家,他們說汙染是自然因素造成。

智利農業部地方農業家畜服務處在2000年駁斥德國專家的結論,報告指人是罪魁禍首,而非自然。Codelco把責任推的一乾二淨。

但爭論大致上限於理論,因為沒有合適的水種農作物,居民沒理由繼續抗拒外界試圖買他們鎮的水權。Soquimich或S.Q.M.礦業公司最後買了基亞瓜約75%水權。

77歲的阿雷杭德羅‧桑契茲用手杖指向一塊他種過玉米和紫花苜蓿、現已枯乾寸草不生的田說:「基亞瓜再也撐不了多久了。」

在殘酷的轉變下,基亞瓜現在只能靠部分由Codelco和Soquimich公司資助的卡車天天送水活下去。

有些居民還是很堅定。基亞瓜的艾馬拉印地安人酋長維克多‧帕拉培是鎮上最大餐館老闆,他仍夢想吸引觀光客參觀基亞瓜鎮上和四周108個隕石坑。他的姊妹葛蘿莉亞也頗以基亞瓜的歷史地位為榮。「要能活在世上最乾涸的地方且歷經一切的人必須能屈能伸,百折不撓,」她說:「我們不會輕言放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碳交易的故事

氣候大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