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0日星期四

[轉載]奪回權力:探索人民的氣候變遷對策

馬康多(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
本文原登載台灣立報「環境前線」專欄

「全民做環保,落實地球日精神!」、「十大無悔措施」、「1人1日減碳1公斤之生活減碳運動」……台灣政府總無視於台灣排碳量有53%來自工業生產、石油出口量比總交通用油量還高出40%的結構性問題,努力將氣候變遷議題,歸因個人生活。然而何謂真正以民為主的氣候變遷政策,則可由4月下旬於玻利維亞舉行的世界人民氣候變化與地球母親權利會議(World People's Conference on Climate Change and the Rights of Mother Earth),以及台灣舉辦的亞太綠人會議,提供探索的脈絡。

從哥本哈根到柯加邦巴

世界人民氣候變化與地球母親權利會議的舉辦緣由,是因玻利維亞原住民籍總統莫拉萊斯(Evo Morales)以及諸多非政府組織,對去年底哥本哈根會議的程序與結論的不滿,故於極富象徵意義、曾成功對抗水資源私有化的柯加邦巴省舉辦。3天的大會中,探討的議題廣至經濟結構轉移、與自然和諧共處、原住民權利等,亦細至針對碳市場的闕漏、技術轉移、行動策略等。最後大會的宣言中,提出了以下幾個重點:
1. 應維持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在300ppm以下,防止增溫超過攝氏一度。

2. 要求已開發國家應透過削減與吸附溫室氣體排放,達成「大氣層的去殖民化」;且應承擔發展中國家在減量、調適以及技術移轉上所需付出的成本;並針對氣候移民的接納,修改移民法規,確保其生活權利。

3. 反對缺乏法定效力並導致全球增溫四度的哥本哈根協定,強調於年底坎昆氣候峰會上,應是就京都議定書加以修正,延長其時限至2013年至2017年,並規範已開發國家的削減量應較1990年的排放水準減少50%,且需排除境外碳抵減。

4. 已開發國家應承諾提供至少6%的GDP,建構調適基金,協助發展中國家評估與因應氣候變遷的衝擊。

5. 反對大型的農業企業(Agribusiness),以及與生物有關的智財權規範。應以原住民與小農所採用農耕方式為基礎,建構永續農耕型態。

6. 譴責將妨礙人民自治權利的「減少毀林及森林退化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REDD)機制,並反對UNFCCC將單一植栽視為森林的一類。


亞太地區的氣候威脅

而這次於台灣舉辦的亞太綠人大會,則是邀請到全球氣候正義運動的領導者之一范達娜.席娃(Vandana Shiva)以及氣候變遷的受害國吐瓦魯總理進行專題對談,另分別規劃亞太地區氣候變遷的減緩與因應兩場論壇。在議題工作坊上,亦針對碳交易與能源稅與氣候變遷與青康藏高原的畜牧業加以討論。此番安排促使來自氣候變遷的加害者與受害者的亞太綠人們,共同思索新的方向與策略。
根據多項的評估報告均指出,亞太地區受氣候變遷的影響甚劇,席娃博士既指出恆河源頭的Gangotri 冰河,平均每年縮減23公尺,而過去10年間,喜瑪拉雅地區的河川,已有高達75%枯竭了,導致原本仰賴其維生的村民得向外購水。而颶風的強度亦日益增劇,影響區域甚至可達不丹。她強調:「當我們談論氣候災難,我們並非談論一百年後將發生的狀況,我們談論的其實是今日。」
來自密克羅西亞的代表,則是強調太平洋島國因海水上升,面臨淡水鹽化的衝擊,伴隨著降雨型態的改變,迫使民眾必須重低地環礁地區遷移致火山島區。
面對上述的衝擊,因應與調適之道絕非僅仰賴由上而下式的集權式指導,而是來自社區為主的調適行動,如席娃博士即強調,應以原住民默識知識作為氣候變遷調適策略規劃之依據。反觀台灣雖高喊著台灣屬於高氣候脆弱度的國家,亦高舉氣候變遷對國土的衝擊作為劃設禁建區、遷村的理由之一,完全忽略如何採行以及建構社區為基礎的調適策略(Community-Based Adaptation)。


註定失靈的碳交易

在加害者的角色上,根據分析,2008年時亞太地區的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是1990年的2.3倍,增加速率比全球平均高了60%,而台灣的增加速率在本地區的主要排放源中,排名第四,僅次泰國、中國、印尼。
但另一方面,亞太地區中,各國的排放結構迥異。如香港、紐西蘭、日本等國,其碳足跡為該國碳排放量的1.2倍以上,顯見該國的大量消費,導致了他國的高額排放。但另一方面,台灣、中國、泰國、馬來西亞的碳排放量均較碳足跡小了20%以上,凸顯藉由耗能產品出口謀求GDP的增長的發展模式,導致上述各國進貢了高額的環境涵容能力。而各國在減量政策的倡議上,目前雖然尚未針對其結構特性提出個別分析,但最大的共識則是目前各國碳交易制度的設計,完全無法發揮作用。如來自ECOLO Japan的今本秀爾既指出碳交易制度有5個系統性的侷限:

1. 導致大排放戶產業跨海轉移至「污染天堂」。

2. 將受到經濟衰退與全球金融市場變化巨幅影響。

3. 無法抑制能源消耗的快速成長。

4. 總量管制效力不足。

5. 因利益因素,導致某些部門與產業刻意被排除在履行減量責任之外。
而澳洲綠黨代表亦不認同目前執政政府推動的碳交易制度,反對目前50%以上的排放額度被免費核配給企業的設計,以及境外抵減的設計。而澳洲綠黨近期提出儘速課徵每噸二氧化碳20元澳幣(約6百元台幣)的碳稅的訴求,亦獲得該國72%以上的民意支持,認為陸克文執政陣營應儘速與其就此倡議進行協商。
針對現行國際的碳交易與碳抵減制度的運作,席娃博士則直接批評,因為清潔發展機制的不當運作,反倒使印度的污染產業持續增長。而巴布亞新幾內亞的代表亦表示,目前該國已有許多來自澳洲的碳交易掮客,在遊說地方政府進行不當的碳抵減計畫,而由於資訊的不對等,該國公民團體難以有效監督,呼籲亞太地區的綠人組織研擬共同行動對抗這種情形。

對照亞太各國對於碳交易市場以及境外碳抵減的憂慮,台灣目前抗暖政策卻是意欲以境外碳權作為達成2020年的減碳目標的主要手段。如根據目前提出的減量規劃中,仰賴碳權購買的額度竟達到3千3百萬公噸,佔總減量的15%以上。

面對氣候變遷此嚴峻的危機,從柯加邦巴省以及台北所匯集的聲浪均可知,仰賴既有政治體制的調整或是市場機制的自動矯正,均難達成系統性的翻轉。而系統性的翻轉,除了建立「活碳為基礎的經濟體」(註)的共同願景,我們亦需要使當前政治體制脫離污染者與全球資本的綁架。因此,如何推動政治制度的綠化,此將是無可迴避的挑戰。
註:Vandana Shiva博士指出,目前仰賴化石燃料的經濟體,是仰賴死亡的碳(Dead Carbon);而農業等以土壤為基礎的經濟體,是將碳活化利用(Living Carbon),屬於活碳經濟體。

2010年5月17日星期一

[轉載]告別被簡單化的氣候變化

邁克•胡爾姆
2010年5月11日
http://www.chinadialogue.net/article/show/single/ch/3611-Heated-debate

邁克•胡爾姆指出,在解決氣候變化的過程中,很多事情都不是非此即彼的。所以,我們決不能再找替罪羊,必須馬上開始切實的探討。“我們必須提供智力、教育、道德和政治空間,以便我們相互毫無顧忌地討論解決氣候變化所需要的一切。”


主題最終都串味走樣成截然不同的東西,這是關於氣候變化的公眾討論和政治談判不變的特徵之一。政治觀點化裝成科學理念;道德議論變成了經濟看法。意識形態和價值觀上的法律差異被降低為關於變暖的小數點後“確切”數字的糾纏,以及關於氣候變化成本的數字爭議。我們對彼此的不真誠,會讓科學和公眾討論雙雙受害。

自從1980年代末成為著名的公共政策問題以來, 人為氣候變化已經發展成一個帶有驚人意識形態色彩的理念。但是,直到如今,仍然有太多的人把氣候變化當作一個純環境問題來討論,但它絕不是如此簡單的一個現象。氣候變化並不像河流的汞污染,也不像建築中的石棉,甚至不像消耗臭氧層物質。這些相對“老實”的問題的解決方法也相對直接。比如從1987年開始開放簽字的蒙特利爾議定書成功地限制並禁止了消耗臭氧層物質的使用。

氣候變化並不是這麼回事。這個問題比較“邪惡”,它並沒有一個清晰的輪廓,也沒有現成的樣板可以參考。人們提出的各種解決方案深陷在社會、經濟和政治因果錯雜的迷宮之中,很可能帶來更加不可預知和不受歡迎的邊際效應。因此,一些人感到失望,並提出我們必須擺脫這個難題,也是不足為奇的。他們指出,向大氣層注入懸浮微粒可以讓我們直接控制地球溫度,不用再去管那些麻煩的糾結和這個社會慣性。

但氣候變化早就不是依靠對地球的大氣構成和能量平衡施加人力影響所能解決的物理問題。它的社會意義和物理意義一樣重大。關於氣候變化的原因、結果和解決辦法的議論,其棘手程度絕對不下於我們這個時代最尖銳的社會、道德和政治問題,比如:富裕世界裏長期存在的貧困;國家和公民間天賦的契約;科學知識的文化權威;以及技術在社會產品傳輸中的作用。氣候變化已經成為想像中人類生活和文明未來的一種隱喻。

對於氣候變化概念的不同理解在印度的應對中體現得非常清楚。對該國的很多人來說,關鍵問題在於如何做好財政上的準備,應對發達國家通過氣候引起的環境破壞,以及如何利用氣候變化促進該國5億絕對貧困人口的發展。這個氣候變化的框架與許多西方盛行的理念大不相同,體現了一套截然不同的國際和國內政策體系。氣候變化與其說是把氣溫上升控制在2攝氏度以下、如何保護北極熊或者如何避免隱喻的引爆點,不如說是如何確保能有千萬億美元資金用於基本的人類福祉。

那麼,關於氣候變化的觀點被賦予強烈的意識形態特徵和利益也就不足為奇了。從市場為基礎的機制和技術驅動的創新,到著眼於公平的行動和低消費地區主義的生活方式,每一種應對手段都帶有意識形態色彩。因此,如果把如此強烈的(或者說合理的)觀點極端化為對科學的“信仰”或者“懷疑”,實在是天真得可笑。

具體要“信仰”什麼呢?是信仰人類對氣候變化明顯的作用嗎?沒錯兒,科學在這個問題上有很權威的看法。還是信仰未來變化的可能結果要求必須有一個緊急應對政策方案?在這個問題上科學論據只能為必需的推論提供一條線索。抑或信仰這樣一個緊急應對政策方案必須通過京都議定書那樣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目標和時間表方式達成?在這一點上,科學幾乎沒有任何發言權。

另一方面,所謂的“懷疑論者”具體的觀點是什麼?難道是懷疑環境科學家、產業界和中央政府聯合起來編造證據?這實在站不住腳。還是懷疑建立在科學知識基礎上的未來預測往往有些誇大,並且忽視了不確定性?後半句是一個重要的警告,所有人都必須留心。

問題在於現在的趨勢,即把如此複雜的問題簡單化為一個非此即彼的石蕊檢測,看一個人是否相信對氣候變化因果的科學論斷。這樣一來,世界被截然分成好人和壞人,相信者和否認者。但是,氣候變化需要我們進行遠為複雜周到的應對。

我們不能把氣候變化簡單化為科學是否被確認(環境科學的預測極少得到確認),而是必須提供智力、教育、道德和政治空間,以便我們相互毫無顧忌地討論解決氣候變化需要的一切。這包括對全球貧困的態度、國家在改變人們行為方式中的作用、注重知識還是注重不確定性之間的對立、人類安全的意義以及技術性創新的價值。在這些問題上的立場將決定我們採取何種方式應對氣候變化。

這些事情沒有一件是新出現的。五十年前,英國小說家兼物理學家查理斯•斯諾宣稱只有不斷進步的科學技術才是保證人類福祉的唯一可靠途徑,從那時開始,它們就一直存在了。

但氣候變化的理念(它讓我們看到目前的發展軌跡在整體上也許並不像我們期望的那樣美好)要求我們重新審視這些麻煩的問題。我們的審視必須明確而誠實,我們必須尊重處於不同立場的人們在公共空間出現時所表現出的複雜意識形態和道德立場。實際上,我們必須必須進行坦誠的交流,避免用那些“巧妙”的手段把這種交流再次變成是否相信科學論斷的簡單判斷。

對於氣候變化反應中的不同觀點,無論科學家還是政治家,都不應該給對方貼上“否定論者”或“地平說者”之類的標籤。科學家必須學會尊重公共聽眾,更耐心地傾聽他們的聲音。現在已經沒時間讓精英們為民主的失望而哀歎。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但我們也只有一個大多數人都選擇的政治體系。在必須作出複雜的決斷時,政治家們不能把科學當成藉口。科學作為一種對客觀世界的運行進行系統性分析的關鍵方式是非常有效的,但它決不能代替政治決斷、談判和妥協。



作者簡介:邁克•胡爾姆,東英吉利大學氣候變化教授。他的新書《我們為何對氣候變化說不:對機遇、不作為和機遇的理解》由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

本文最初發表於英國《皇家藝術學會雜誌》(由倫敦的英國皇家藝術學會出版)2010年春季號,中外對話經授權轉載。

2010年5月2日星期日

席娃博士在台活動影音記錄

5月1日綠色陣線協會邀請席娃博士的兩場座談,皆可在Justin.tv線上觀賞和聆聽。

下午2:00~4:30 講題:全球綠色潮流與台灣── 印度范達娜˙席娃(Vandana Shiva)與 台灣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的對話(臺灣大學凝態科學暨物理學館204室 國際會議廳)

晚上7:00~9:40 主題:牛糞傳奇與席娃傳奇 ──從紀錄片《牛糞傳奇》談糧食危機(誠品敦南店B2視聽室)


Watch live video from shivaintaiwan on Justin.tv

[苦勞報導]當WTO推手遇見反全球化健將──蔡英文與席娃的第一類接觸

苦勞網特約記者:王毅丰 責任主編:邱佩青

國內兩大政黨剛結束完有關ECFA的辯論,在媒體的喧囂之中,我們並沒有對ECFA的核心問題「自由貿易」有較多的認識,而是在爭辯誰贏誰輸、誰的辯論技巧比較好。然而所謂的「自由貿易」真的自由嗎?全球化是不是一個不容懷疑又無法阻擋的趨勢?知名的反全球化運動者,同時也是1993年另類諾貝爾獎得主范達娜‧席娃(Vandana Shiva)與曾經主導台灣政府WTO談判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5月1日針對「全球化」、「自由貿易」等相關議題展開了一場精采的對話。

由綠色陣線協會、台灣綠黨主辦的「全球綠色潮流與台灣」座談會昨日(5/1)於台灣大學召開。座談會開始前,幾位來自彰化二林相思寮的農民代表全台因科學園區的開發、土地遭不當徵收的農村,致贈席娃一株最具鄉土味的稻草人作為禮物;席娃收下禮物後表示,她可以從每個農民臉上的皺紋,看到他們捍衛土地的決心。

會議一開始,蔡英文先闡述她1999年參加在西雅圖舉行的WTO部長級會議的情景。她回憶,當時有許多反全球化人士在外面抗議,反對自由貿易與智慧財產權保護,這些主張與她長期以來的信仰是背道而馳的。蔡英文說,從學生時代,她就是一個自由貿易的信仰者,也一直認同全球化發展趨勢,但是台灣這些年的發展,OEM代工的模式對環境造成很大的傷害,令她也開始懷疑是不是應該重新檢驗「自由貿易」的信念。

席娃回應,所謂的自由貿易,是讓美國農業公司孟山都(Monsanto)和輝瑞大藥廠(Pfizer)等大財團得利,讓華爾街賺錢,以及大財團在非洲合法掠奪土地、剝削大自然和人民的合法理由。她表示,種子是大自然孕育出來的,不是孟山都發明的,孟山都卻以基因改造的技術,讓種子也有了專利,自1997年起,孟山都就壟斷了印度的種子,從中獲取高額的權利金,同時還讓農藥的價格漲了13倍,農產品價格崩跌,有超過20萬的印度農民因此自殺;與此同時,美國卻大量補貼本國農業,將農產品傾銷到世界各國。

席娃接著說,全球化的浪潮讓印度換來了9%的經濟成長率,但是9%的經濟成長率中得利的產業,正好就是摧毀農業的產業。自由貿易鼓勵人們成為消費者,卻不讓人們作生產者,但是我們不可能去維持一個沒有生產者的消費世界。

蔡英文則指出,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全球化趨勢,已經形成一種負面、惡性的循環。台灣生產廉價的工業產品出口美國,讓經濟維持高度成長,卻污染了台灣本地的環境,與此同時,美國卻漸漸地有非工業化的趨勢,大量出口農產品,以自由貿易之名要求世界打開大門。台灣在1990年開始進口美國的農作物,取代本土的農作物,使得台灣農業受到打擊,生物多樣性被犧牲,台灣雖然得到了GDP的成長,但是從環境的角度來說,應該是逆差而不是順差。

她指出,二次大戰以後,台灣一直都是自由貿易的主要受惠國之一,但是現在可能是要受苦的時刻了,當與中國簽訂ECFA 之後,中國會進口更多的農產品,會對台灣的農業造成很大的傷害,而更多的自由貿易,並不會讓台灣受惠。

最後,席娃表示,全球化讓大家都變成了消費者,卻忽略了土地才是最慈悲的經濟,「是非洲土地在養人民,不是可口可樂」,我們必須建立以土地為主的生產模式,以分散式的在地化經濟,取代集中式的、以化石燃料為主的經濟。

2010年4月15日星期四

5月1日范達娜˙席娃訪台活動報名開始!

綠色陣線協會邀請印度知名生態運動者范達娜˙席娃博士(Dr. Vandana Shiva)於5月1日訪台。席娃博士是1993年的另類諾貝爾獎得主,也是國際上倡議糧食與環境正義的代表人物;從WTO世界貿易組織部長級會議,到去年底於哥本哈根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COP15, 影響世界局勢的關鍵國際談判會議,她從未缺席,並致力於告訴世人當今農糧體制在分配問題與環境上的不公,及經濟與環境危機下的新願景。

當天活動已開放報名,請點選這裡

5月1日席娃博士訪台,我們安排的兩場演講如下

下午場的講題:全球綠色潮流與台灣 Global Green Currents and Taiwan
─ 印度范達娜˙席娃(Vandana Shiva)與 台灣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的對話
時間:5月1日下午2:00至4:30
地 點:臺灣大學凝態科學暨物理學館204室 國際會議廳(近 新生南路三段與辛亥路二段交叉口,台大體育館旁)

子題:
一、氣候危機與後哥本哈根的綠色潮流
二、氣候危機時代下的全球化與在地化
三、經濟民主與生態民主:氣候危機時代的新興公共治理課題

晚上場的主題:牛糞傳奇與席娃傳奇
──從紀錄片《牛糞傳奇》談糧食危機
時 間:5月1日晚上7:00至9:40
地點:誠品敦南店B2視聽室(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45號B2,近捷運忠孝敦化站6號出口)
活動內容:《牛糞傳奇》紀錄片放映與座談
與談人:席娃博士、臺灣大學農藝系郭華仁教授

我們的募款活動仍持續進行
另外,活動網址請見 sites.google.com/site/gffront
欲認識席娃博士請見http://e-seed.agron.ntu.edu.tw/shiva/
有問題請來信至gffront@gmail.com或電洽02 33225335

綠色陣線 敬上

碳交易的故事

氣候大拍賣